分析师/贾玥
策划/Eason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今天,客服中心已悄然完成了一场深刻的角色蜕变——它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中心”,而是进化为企业感知市场、连接客户的“价值中心”。在这一变革进程中,智能体客服作为AI Agent技术落地最成熟、最广泛的标杆场景,正以其自主决策与工具调用能力,彻底重构客户服务的生态逻辑。
AI Agent赋能下的新一代智能体客服,不再仅仅是依靠关键词匹配的工具,而是能够通过智能化程序或系统,模拟人类客服的交互方式,自主完成客户咨询、问题解决、需求响应等服务的数字员工。它们正在成为企业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础设施。
第一新声智库已经连续4年追踪中国AI产业的发展及应用,当前已累计19轮、问卷调研及专家访谈超700次,访谈了包括金融、制造、零售等众多行业的专家,进行多个主题研究,已经陆续公开发布了《2025年中国企业级Al Agent应用实践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需求深度研究报告》(非公开)、《大模型时代-2025年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新实践与新范式》等众多重磅研究成果。
2025年9月,第一新声智库正式启动第19轮AI系列研究-《2025年中国智能体客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通过调研多位智能体客服行业一线专家,并结合大量专家的定性研究内容,正式完成《2025年中国智能体客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本次研究报告的核心是解答三个问题: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智能体客服究竟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它能为企业带来哪些价值?以及,未来的机遇究竟在哪里?本报告通过“发展背景-现状格局-典型案例-未来趋势”四大篇章,系统性地解析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智能体客服正从 “降本增效的工具” 升级为 “创造增长的战略中枢”;正从 “被动响应的辅助” 升级为 “主动洞察的业务引擎”。
我们期待本报告能够为正在关注或布局智能体客服领域的科技企业、投资机构、政策制定者及行业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参考,推动中国AI Agent生态走向成熟与共赢。
【亮点1】
智能体客服的定义及七大层级
智能体客服是什么?
第一新声智库将智能体客服定义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客服的交互方式,自主完成客户咨询、问题解决、需求响应等服务的智能体应用。智能体客服包括支撑层、感知层、认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交互层、进化层七大层级。
【亮点2】
智能体客服=传统智能客服×(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可观测能力)
相比传统智能客服,智能体客服到底新在何处?是什么让它可以处理更复杂、更人性化的任务?
相较传统智能客服,智能体不仅实现了能力的新增——具备了自主决策规划、执行工具操作、以及全程可观测优化的全新维度;更实现了能力的质变——感知从单一文本升级为多模态全信息解析,记忆从短轮次缓存发展为长期上下文关联。
【亮点3】
智能体客服带来的飞轮效应
常说智能体客服能产生“飞轮效应”,这种效应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它能让企业服务与用户体验形成怎样的正向循环?
智能体客服依托海量数据,驱动内外双轮飞轮效应持续运转。内部飞轮以“效率提升”为核心:服务交互沉淀海量数据,持续优化AI模型,显著提升应答准确率与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外部飞轮则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数据经分析转化为精准业务洞察,赋能个性化体验与主动服务,直接推动营收增长。
【亮点4】
2025年中国智能体客服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
当前国内的智能体客服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几年的天花板在哪里?
根据第一新声智库研究,2023-2027年中国智能体客服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7%,至2027年,企业级智能体客服市场规模将达到73亿元。
【亮点5】
智能体客服市场形成梯队竞争格局,Agent渗透率成关键
在这片广阔的蓝海中,谁是当前的领跑者?
【亮点6】
全球智能体客服优秀厂商图谱
国外厂商:“All in One”一体化架构,聚焦全场景效率
国外厂商依托成熟的通用大模型技术(如GPT-4、Claude)与全球化数据生态,倾向采用“一体化架构”,通过多模型协同覆盖全场景需求。其核心逻辑是“以强大底层模型能力简化上层应用设计”,例如海外标杆厂商Zendesk通过整合GPT-4(语义理解)、Claude(逻辑推理)、Stable Diffusion(图像生成)等模型,提供全渠道覆盖的智能体客服——该客服能实时解析用户跨平台(如邮件、APP内咨询、社交媒体)的文字诉求,精准处理订单修改、故障排查等复杂售后逻辑,还能生成产品操作示意图辅助沟通,使80%的交互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不仅帮合作企业减少大量客服人力支出,还将用户平均等待响应时间压缩至 1 分钟内,已服务于Twitter、Uber、Tesla等知名企业。
国内厂商:“分层拆解+垂直适配”,弥补短板并贴合合规
国内厂商以“大模型+工具链”分层架构为核心,将客服流程拆解为意图识别Agent、会话辅助Agent、派单Agent、商机分析Agent、质检Agent等独立模块,每个模块通过调用专业工具(如行业知识库、合规校验插件)弥补通用模型在复杂推理、多语言处理上的短板。同时,这种架构更适配国内数据安全与行业合规要求,能快速响应电商、政务、金融等垂直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当前市场主流模式。
【亮点7】
互联网、金融、通信三大行业渗透率超80%
哪些行业已经率先拥抱智能体客服?
根据第一新声智库调研,智能客服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度呈现显著梯度差异,具体可划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高频高标准化行业):渗透率突破80%,以互联网、通信、金融为代表。其中,互联网行业依托海量标准化交互场景,渗透率超80%,头部电商平台智能客服部署率高达90%;通信行业则凭借运营商规模化服务需求,渗透率达到80%;金融行业智能客服渗透率达80%,成为智能客服落地的核心阵地。
第二梯队(中频强合规行业):渗透率约60%,集中于医疗、教育领域。受限于服务合规性要求与业务复杂性,医疗行业智能客服渗透率达60%,教育行业与之持平,整体处于规模化落地的攻坚阶段。
第三梯队(低频高壁垒行业):落地进程相对缓慢,以工业制造为典型。工业制造因服务场景非标准化,智能客服渗透率暂未形成规模化突破,仍处于探索期。
【亮点8】
当消费者遇到智能体客服时,他们是感到便捷还是沮丧?
来自消费者端的调研数据,将为我们提供最真实的反馈:超半数用户肯定智能体客服在效率提升、产品解读、需求发掘及即时响应上的正面效应,标志着智能体客服已从噱头演进为不可或缺的服务触点。
【亮点9】
从企业端来看,驱动他们采购的核心需求因素到底是什么?
根据第一新声智库调研,目前智能体客服采购的TOP6关键因素分别是:响应速度、解决率、全渠道整合能力、业务定制化能力、行业适配度、综合体验。
【亮点10】
智能体客服落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智能体客服在落地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哪些问题与挑战?
【亮点11】
海外标杆案例-Zendesk
抛开概念,聚焦实战。海外的优秀智能体客服厂商是怎么做的?
Zendesk的AI Agent已成为该企业历史上增长最为迅速的产品线,并获得SoundCloud与SeatGeek等领先品牌的广泛采纳。当前,该产品已完成重要迭代,其智能性与灵活性显著提升,能够高效处理跨渠道的复杂客户服务场景。新推出的语音AI Agent具备自然语言理解与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可独立解决80%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向人工座席的升级。作为平台原生组件,该Agent能够深度融合企业知识库、历史支持数据及质量标准等上下文信息,从而确保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显著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亮点12】
咨询级Agent客服:超级智能体、超级智能入口、超级中台、价值洞察引擎
未来的智能体客服会止步于回答问题吗?它能否进阶为一名主动规划、提供专业建议的“咨询顾问”?
未来,智能体客服的发展将超越传统的“问答”与“自助服务”范畴,向更高阶的“咨询级Agent”演进。咨询级Agent客服,将通过超级智能体的能力、作为超级智能入口的定位、依托超级中台的支撑,最终实现战略洞察的价值,成为企业数字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