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算力觉醒赋能产业升级,人工智能技术下沉与产业创新交流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31日 ,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创兴动力(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协办,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支持的“算力…

2025年10月31日 ,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创兴动力(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协办,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支持的“算力觉醒 场景突围——人工智能技术下沉与产业创新交流活动”在上海成功举行。

6905691de1e71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设计、数字孪生等领域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青年科技人才,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真正赋能产业、激活新质生产力。

690569385e5cb

特邀嘉宾发言:共话AI赋能新路径

上海市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学会执行会长楼韧敏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们正站在算力觉醒驱动产业变革的时代交汇点,而金融资本是填平技术“云端高悬”与产业“落地生根”之间应用峡谷的关键力量。楼会长强调,金融资本不仅要成为AI企业穿越“死亡之谷”的护航舰,更要担当AI技术实现“场景突围”的催化剂。为此,楼会长提出构建“四维一体”的赋能体系:一是推动专业化AI基金实现“投精、投懂”的精准滴灌;二是探索“技术资产”资本化路径;三是创新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工具;四是搭建高能级产融对接平台。她呼吁金融资本与人工智能产业建立价值共创、风险共担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上海的金融优势转化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胜势。

690569531a81e

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代表——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上海青创大学生创业服务基金会副理事长蒋公宝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们正身处波澜壮阔的科技变革时代,“算力觉醒”标志着底层支撑能力的质变,“场景突围”则关乎技术价值在产业土壤中的落地生根。作为深耕创新服务领域的企业代表,蒋董事长分享了胧爱在项目孵化、产教融合和生态构建三个维度的创新成果,包括培育优质AI项目、共建校企实验室、打造产学研创新共同体等重要举措。蒋董事长表示胧爱将持续发挥“连接器”与“催化剂”作用,携手各界伙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应用,为激发产业创新潜力、培育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690569698ca6c

前沿洞察:把握AI发展新趋势

在前沿洞察环节,两位专家学者从宏观趋势、底层技术到垂直应用展开系统解读。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卫志华教授就《大模型应用模式与实用工具》做了主题分享,以其深厚的行业积淀,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解析了大模型技术架构与应用范式,并对未来智能时代发展趋势作出前瞻展望。卫教授认为,在把握宏观技术趋势的同时,更需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突破,实现从技术积累到产业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卫教授的深刻分享,为现场嘉宾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趋势、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战略参考。

69056996142e3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行业研究员朱清亮就《AI视角下的健康医疗发展——AI重塑健康医疗新未来》做了主题分享,从政策路径、典型应用与未来展望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度阐述。朱清亮研究员指出,在国家级智慧医疗战略与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双轮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医疗服务范式,通过智能辅助诊断与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诊疗质量跃升与资源优化配置。朱清亮研究员前瞻性地勾勒出AI医疗从基础建设到价值深化的演进路径,为智慧医疗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690569acef815

项目路演:展现AI应用新成果

本次活动的项目路演环节精彩纷呈,涵盖生物医药、企业服务、显示技术、人力资源、医疗健康、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五组青年科技人才依次展示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项目。

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曾千彧团队分享了《裕光科技-宽谱激光智慧农业光源引领者》,该团队打造的“裕光一号”基于多项核心优势,形成技术壁垒,有效解决现存补光灯无法解决大棚光照的问题,全面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690569dad52df

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杨钒团队分享了《衿纮科技——国内领先的服装AI智慧方案服务商》,该团队推出的AI智能试穿与智慧直播系统,致力于解决服装电商高退货率痛点,通过3D建模与数字人技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购物体验,目前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

690569ec6475d

来自同济大学的李玉涵团队分享了《智算科技,AI驱动油藏勘探领军者》。该团队推出了AI驱动的全维度智能勘探解析与动态反演预测软件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稀疏快速随机迭代算法”,有效提升稀疏数据利用率30%,为传统能源勘探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69056a0a1cc2e

来自上海商学院的钱于佳团队分享了《税智云途——服务的小微企业税务合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团队打造的“税智云途”平台,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智能财税合规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69056a26e8cf7

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干泓毅团队分享了《万测甄表——仪表智能化检测平台引领者》,该团队打造的万测甄表仪表校准平台,实现多特征校准全流程自动化,把检测行业痛点转化为企业发展亮点,补齐智能化工业生产精准性最重要的一环。

69056a43a8a9e

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更体现了“人工智能+”行动的无限可能。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臣学、上海青创大学生创业服务基金会理事长杨青、上海华前人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永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常小勇、上海立达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主任滕晴伊、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顾凯六位资深评审专家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和前瞻视野,对路演项目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专业指导。专家们的点评,既为项目团队指明了技术优化与产品迭代的方向,也为这些创新成果的未来产业化落地和价值放大,提供了权威且务实的战略指引。

圆桌论坛:共探AI生态新路径

圆桌论坛环节,数字鸭AI负责人吴潇潇担任主持人,上海凯派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玉,上海易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监付勃,上海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秘书长许劼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学颖围绕“跨界对话寻找AI应用的‘下一站’”展开深度对话。

69056a592ec83

首轮研讨聚焦技术下沉困境,王学颖教授指出需突破可靠性、可控性与产业适配性瓶颈;付勃总监强调要通过解决真实痛点实现技术与教育融合;许劼博士提出需建立“社会技术”视角平衡效率与公平;刘景玉总经理则认为知识产权规则缺失制约企业创新。关于下一代应用场景,专家们预见“深度垂直”与“超级入口”将并行发展,“个人AI生涯导师”将重塑教育模式,“预见性治理”将构建城市韧性,“小而美”专用模型将成为技术突破口。最后,专家们提出构建创新生态的核心倡议:开放开源推动技术共享、共研共创实现精准对接、规则包容并重治理、护航激励完善保障,为AI赋能产业创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69056a6ba688a

69056a7719bf4

69056a8177ca7

69056a908ad4f

此次活动汇聚多方资源,通过前沿实践经验的探讨和交流,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科技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也体现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在推动技术下沉中的重要作用。以“算力觉醒”为引擎,以“场景突围”为路径,AI技术有望在更多产业领域中扎根生长,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admin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返回顶部